相传早在明末清初,水东镇便开始加工蜜枣,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。据说,最初制作蜜枣的人,是徽州一个聪明的和尚,他来“江南佛国”水东镇从事佛事活动,发现水东的枣子特别多,品质也好,便想带些回去。但献枣不适宜保管,于是想出用蜂蜜煮枣子的办法便于存放。这一方法很快就被水东人学会。后来水东人又将青枣用刀切上细纹后再煮,这样里面也能进糖,里外一样甜,便有了金丝琥珀枣。所以至今制枣的器具名称中,仍与佛教有关,如盛装浆枣的器具分别叫和尚帽子和托篮(为寺庙里悬吊香炉所用)。原先煮枣只用蜂蜜,后来中外通商,“洋糖”传入,便改用结晶性强的粗砂糖代替,但蜜枣的名称沿用至今。
另一说,相传沈括的大哥沈披任宁国县令时(宋嘉佑六年<1061年>),为治理水患召弟沈括来宁国协助。素有怀才报国大志的沈括欣然而至。当沈括实地考察到水东时,恰逢当地的枣熟,热情的主人给他特意挑选了数十枚优质的青枣,以便寄居在此的沈括夜间读书时做点心用。不料在夜将黑时,秋雨大作,顷刻间山洪泻泄,天地连成一片水国。突遇此状,沈括顾不上多想,赶紧收拾桌案上的书籍,并顺手将散落在书案上的数十枚青枣,放进案头的一个装有蜂蜜的瓷罐内。当处理完洪灾,沈括从芜湖返回水东时,时间已是二十多天后了。回到原寄居的室内,沈括在伏案写治理水患方案时,无意中闻到室内飘散着一股甜香的酒味儿,于是搁笔寻觅这酒味儿的源头,及至搜寻到那个瓷罐时,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那几十枚青枣经过发酵后变出的酒味儿。于是便拈出几枚放在嘴里品尝,呵呵,真香!好甜。就是这一仓促间的无心顺手创造出了“蜜枣”。
水东蜜枣集数百年的制作经验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传统特色与风味。加工工艺也是十分讲究,每年处暑前后,青枣泛白成熟,枣厂开锅,繁忙的制枣季节便开始了。青枣采下后,经分拣、切割、拣切、淘洗、糖煮、养浆、稀烘、挤工、老烘、拣板等十道工序。清初著名诗人施润章曾在他的《割枣》一诗中写道:“含情割枣寄远方,绵绵重叠千回肠。”形象地描绘了割枣的情景。另外,水东蜜枣经科学检测,含有18种微量元素和20种氨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,是果中珍品。